2025年4月自考美學00037真題及答案
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美學試題
課程代碼:00037
1.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
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美學是一門研究審美現(xiàn)象的
A.客觀性社會科學
B.抽象性白然科學
C.審美性藝術學科
D.綜合性人文學科
2.哲學方法是美學研究的
A.次要方法
B.唯一方法
C.核心方法
D.理想方法
3.提出“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的是
A.柏拉圖
B.黑格爾
C.布瓦洛
D.賀拉斯
4.決定審美發(fā)生的首要的、根本的因素是
A.裝飾
B.巫術
C.鑒仿
D.勞動
5.馬克思指出:“作家絕不把白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這說明審美活動具有
A.他律性
B.有限無功利性
C.自律性
D.最高功利性
6.原始社會最流行、最大眾化的一種審美方式是
A.史前彩陶紋飾
B.史前青銅器
C.精美石器
D.粗糙石器
7.下列屬于表演藝術的是
A.建筑
B.舞蹈
C.雕刻
D.繪畫
8.審美對象的非實體性取決于審美活動的
A.積極建構性
B.單純靜觀性
C.感性愉悅性
D.社會實踐性
9.審美形態(tài)的二重性指的是
A.貫通性與兼容性
B.生成性與歷史性
C.民族性與世界性
D.實踐性與現(xiàn)實性
10.古希臘的悲刷常被稱為
A.人生悲剛
B.命運悲剛
C.性格悲剛
D.社會悲剛
11.喜刷有多種次級形態(tài),包括
A.暴露與歌頌
B.滑稽與啊嘲笑
C.諷刺與幽默
D.揭露與批判
12.最早被人類認識和把握的審美形態(tài)是
A.優(yōu)美
B.崇高
C.悲劇
D.喜劇
13.荒誕引起的笑
A.是對日事物的諷刺
B.是對白己的信心和白家
C.是充滿希望的肯定
D.是一種無望的否定
14.“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這句話所指的審美形態(tài)是
A.悲剛
B.荒誕
C.丑
D.喜刷
15.夏夫茲博里把人類天生就具有的分辨善惡和美丑的能力歸結于
A.視覺器官
B.聽覺器官
C.內在感官
D.外在感官
16.《荀子·樂論》云:“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本蛯徝澜?jīng)驗而言,這句話說的是
A.感知和想象的關系
B.想象和情感的關系
C.情感和理智的關系
D.想象和理智的關系
17.審美經(jīng)驗中,心理距離的產(chǎn)生需要借助于
A.感知
B.情感
C.想象
D.理解
18.與中國的“言志說”相近的西方理論是
A.有意味的形式說
B.集體無意識說
C.表現(xiàn)說
D.符號說
19.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認為藝術即
A.形式
B.符號
C.模仿
D.直覺
20.追問藝術怎樣存在,屬于
A.藝術認識論
B.藝術價值論
C.藝術木體論
D.藝術接受論
21.創(chuàng)作主體與接受主體之間的中介與橋梁是
A.藝術欣賞
B.藝術品
C.藝術家
D.藝術技巧
22.孕有意象需要藝術家具備
A.“瀟酒”的精神狀態(tài)
B.“豁達”的精神狀態(tài)
C.“寬容”的精神狀態(tài)
D.“虛靜”的精神狀態(tài)
23.和“藝術操作與技巧”相關的是鄭板橋所說的
A.“手中之竹”
B.“眼中之竹”
C.“胸中之竹”
D.“山中之竹”
24.魯迅的作品批判了落后的國民性.這反映了藝術的
A.思想啟迪功能
B.政治宣傳功能
C.社會娛樂功能
D.道德教育功能
25.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國現(xiàn)代美學家是
A.王國維
B.蔡元培
C.梁啟超
D.朱光潛
26.荀子所謂“化性起偽”中的“偽”是指
A.虛偽矯飾
B.私意人欲
C.自然本質
D.精神境界
27.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一文中
A.認為美育是一種“人格教育"
B.認為美育是一種“趣味教育”
C.將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并稱四育
D.提出“寓教于樂”
28.把美育等同于藝術教育,其錯誤在于
A.把美和善混為一談
B.把美等同于美感
C.夸大了藝術在審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D.顛倒了因果關系
29.孔子說:“草上之風必偃”,這說明美育的特點是
A.訴諸感性
B.潛移默化
C.能動性
D.藝術性
30.柏拉圖強調“音樂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
A.節(jié)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
B.音樂是古希臘最流行的藝術形式
C.只有音樂才能提高人們的審美感受力
D.音樂比其他藝術更易于普及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審美理想是
A.主體的審美趣味
B.主體的主觀愛好和傾向
C.主體的美學思想
D.主體全部人生實踐的結晶
E.主體心目中關于完善的美的觀念
32.朗吉弩斯認為,文學作品的崇高風格應該具有
A.莊嚴偉大的思想
B.強烈深厚的熱情
C.符合修辭格的藻飾
D.高尚的措辭
E.莊嚴宏偉的結構
33.審美經(jīng)驗中涉及的高級想象形式包括
A.接近聯(lián)想
B.對比聯(lián)想
C.類似聯(lián)想
D.再造性想象
E.創(chuàng)造性想象
34.接受者在美育過程中的能動性主要表現(xiàn)在
A.通過道德約束自己
B.對道德觀念的無條件接受C.有自覺的追求
D.能開拓出新的境界
E.能獲得廣博的知識
35.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審美教育”的概念,其貢獻主要在于
A.解釋了美育的目的
B.揭示了美育的價值
C.提出了美育和藝術教育的差別
D.說明了美育的復雜性
E.分析了美育與德育的差異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36.簡述藝術美的特征。
37.簡述判斷審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標準。
38.簡述作為審美發(fā)生理論的“勞動說”的主要內容。
39.簡述再造性想象與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區(qū)別。
40.簡述西方審美經(jīng)驗理論的發(fā)展過程。
41.簡述美育的怡情養(yǎng)性功能。
四、論述題:本大題10分。
42.論述悲劇作為審美形態(tài)的主要特征。
五、分析說明題:本大題14分。
43.以李商隱的詩《無題》為例,說明藝術家通過藝術想象創(chuàng)造藝術意象的過程。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