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自考管理學原理(中級)13683真題有答案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
管理學原理(中級)
(課程代碼13683)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
2.應考者必須按試題順序在答題卡(紙)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
3.涂寫部分、畫圖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書寫部分必須使用黑色字跡簽字筆。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
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孫子兵法》中說:“多算勝,少算不勝”。從企業(yè)管理者的角度看,這里的“算”主要是指
A.計劃
B.組織
C.領導
D.控制
2.企業(yè)對高、中、低層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是不同的,按三種技能的比重從大到小排列,基層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應該為
A.概念技能、技術技能、人際技能
B.人際技能、概念技能、技術技能
C.概念技能、人際技能、技術技能
D.技術技能、人際技能、概念技能
3??茖W管理的主要目標是
A.實行職能工長制
B.使用標準化工具
C.挑選第一流的工人
D.提高勞動生產率
4.通過市場調查發(fā)現,當今養(yǎng)老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是由于人們觀念的變化引起的,這一因素屬于組織外部環(huán)境中的
A.經濟因素
B.技術因素
C.社會因素
D.政治因素
5.道德發(fā)展的最低層次是
A.前慣例層次
B.慣例層次
C.后慣例層次
D.原則層次
6.不同層次的管理者承擔決策的職責是不同的,高層管理者作出的決策領向于
A.常規(guī)的、個體的
B.程序化、經驗性
C.戰(zhàn)術性、非程序化
D.戰(zhàn)略性、非程序化
7.將長期計劃、中期計劃與短期計劃有機結合,并根據計劃執(zhí)行情況與環(huán)境變化定期修訂計劃的方法是
A.甘特圖
B.滾動計劃法
C.網絡計劃法
D.目標管理
8.某廠的機械加工車間主任安排車工組組長在7天之內完成一項任務。而事隔一天,廠長親自過問該任務,并要求車工組組長必須在3天內完成。這違反了組織設計的
A.權責對等原則
B.統(tǒng)一指揮原則
C.有效管理幅度原則
D.精簡高效原則
9.企業(yè)設有生產、研發(fā)、人力資源、財務等部門。這種部門劃分依據是
A.職能
B.產品
C.顧客
D.地區(qū)
10.某公司通過培訓改變了員工的認知、工作態(tài)度和期望。從組織變革的內容來看,這屬于
A.結構變革
B.技術變革
C.人員變革
D.組織文化變革
11.領導權力的來源包括職位權力和個人權力。下列屬于個人權力的是
A.強制權
B.法定權
C.專長權
D.獎賞權
12.小王因提出改進部門工作流程的辦法,獲得了部門嘉獎。依據激勵的強化理論,這屬于
A.懲罰
B.負強化
C.正強化
D.自然消退
13.技術部、采購部、市場部之間相互交換意見、互通信息,這屬于溝通中的
A.下行溝通
B.斜向溝通
C.上行溝通
D.平行溝通
14.信息傳遞速度最快的溝通網絡形態(tài)是
A.鏈式溝通
B.輪式溝通
C.Y式溝通
D.環(huán)式溝通
15.根據控制的類型,走動管理屬于
A.前饋控制
B.反饋控制
C.現場控制
D.成果控制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16.亞當·斯密提出了
A.“生產合理化”極念
B.“經濟人”假設的觀點
C.分工協(xié)作原理
D.管理的機械原則
E.“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的思想
17.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具體體現在
A.對員工的貴任
B.對顧客的責任
C.對競爭對手的貴任
D.對環(huán)境的責任
E.對社會發(fā)展的責任
18.計劃的特點包括
A.目的性
B.首位性
C.普遍性
D.適應性
E.經濟性
19.強化理論的行為原則包括
A.延遲反饋原則
B.目標原則
C.及時反饋原則
D.小步子原則
E.正、負強化相結合原則
20.下列屬于有效控制基本特征的有
A.目的明確
B.信息準確
C.手段靈活
D.效果顯著
E.標準單一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辨析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1.馬克斯·韋伯認為,基于傳統(tǒng)權力建立的組織形態(tài)是最有效率的。
22.管理道德主要是針對組織而言的,不是針對管理者的。
23.計劃有利于規(guī)避風險。
24.虛擬組織是一種跨越空間的組織形態(tài)。
25.在ABC分類法中,C類物資是重點控制的對象。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26.管理原理的內容有果些?
27.組織環(huán)境有哪些特點?
28.組織設計的影響因素有事些?
29.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劃分為哪些層次?
30.溝通的作用體現在事幾個方面?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1.案例:
目前,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變,導致頸椎不適甚至患上頸椎病的人越來越多,市場迫切需要能夠緩解頸椎不適的儀器。為了抓住這一商機,藍天公司王浩總經理召集研發(fā)部、市場部、生產部、財務部、人事部等各部門負責人聚集在一起,廣開思路,暢所欲言。市場部認為便攜式頸椎治療儀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研發(fā)部認為公司當前的技術不夠成熟,需要考慮引進新的生產線;財務部認為公司資金實力雄厚,能夠提供資金保障;人事部認為需要招聘高水平的技術人員,才能滿足新產品開發(fā)的人才需求,會上各部門相互啟發(fā)、補充和完善,形成了多種思路和方案。經過集體討論和分析,最終決定采用A方案,開發(fā)、生產、銷售一款治療頸椎病的便攜式新產品。
按A方案生產該產品需要花費200萬元引進一條生產錢,該生產線制造這款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為200元/臺,預計市場售價400元/臺。為了論證該方案的可行性,公司還需要運用定量決策方法進行深入分析,從而使新產品順利投產,占領市場先機,為公司創(chuàng)造利潤。
問題:
(1)公司在決定新產品開發(fā)時采用了哪種定性決策方法?該方法有什么特點?(7分)
(2)根據案例,公司適合選用那種定量決策方法對A方案進行分析?試用該方法分析公司生產多少臺就可以保本?保本時的銷售額是多少?(8分)
32.案例:
M公司是一家食品公司,公司分內勤人員和外勤人員,外勤人員主要是市場業(yè)務員內勤人員來自財務部、人事部和客服部等。最近,總經理張城拿到公司經營業(yè)績報告;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顧客投訴率上升了5%。為此,張誠很著急,迅速開展了調研工作,發(fā)現外勤與內勤人員上班時間不一致導致很多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比如,市場業(yè)務員在工作時間內碰到緊急情況需要找內勤人員提供支持時,常常因為工作時間不一致被迫拖延,有時候甚至幾天都不能解決。
張斌認為,應該立即調整內外勤人員的工作時間,保持工作時間一致。在公司的中高層會議上,張斌直言不諱,率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決定:“我認為,公司的銷售額之所以下滑都是因為業(yè)務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之所以問題得不到及時處理,首要原因是內外勤工作時間不一致。因此,我決定必須修改工作時間并立即執(zhí)行,同時強化監(jiān)督,讓內勤人員及時配合外勤工作,對不遵守規(guī)定、拖延工作的員工給予警告,屢教不改者,解聘走人…”各部門主管對張斌的決定盡管也有一些不同意見,但他們根本沒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只能奉命行事。
問題:
(1)結合案例,闡述張斌具有哪些領導特質,(8分)
(2)依據勒溫的領導風格理論,張斌的領導風格是哪種類型?結合案例說明其領導風格的特點,(7分)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